第一百十六章 无间道

斗破小说网,www.doupocangqiong.org,如果被任意浏/览/器转/码,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第一百十六章无间道

    皇宫内一片阴云密布的时候,一个宫女提着一个锦袋,来到提象门前。

    看到几十个羽林军士兵在拱卫着,她小心地说道:“各位军爷,奴婢叫江彩儿,是尚衣局的,前来给公主殿下送前段时间订做的衣服,请麻烦军爷通禀一下。”

    说着将锦袋在手上举了举,里面还露出一件白裘皮大衣的袍角。

    这是上官小婉的无奈之举,因为韦氏可能准备动手了,怕李裹儿乱了她的计划,后来又将李裹儿迁到了上阳宫。

    还有一点,李裹儿得势时,许多奴才前来投奔,甚至有许多大臣都向她卑躬屈膝,巴结谄媚。但她的才能有限,更没有识人本珈,这些人都是风一吹两面倒的小人。

    当王画出现在鄯州,让韦氏将李裹儿半禁闭起来,这些人开始离开李裹儿。

    但这想法是错误的,实际上这时候李显夫妇还十分痛爱这个女儿。第一因为感觉亏欠了李裹儿,第二在李显几个女儿中,李裹儿虽然出生时吃了辛苦,可是最漂亮。

    之所以限制了她一些自由,是怕被王画蛊惑。

    可这些人都是鼠目寸光之辈,察觉不出来这中间细微的分别。只有到了郑愔与崔湜这些拍马屁的大师手,他们才能意会。却没有想到后来,李裹儿为了感谢他们,居然主动对他们营救。

    到了李显与韦氏翻目成仇的时候,因为李裹儿站在李显一边,再次让韦氏失望。就是到这地步,韦氏虽然恼火,可心里面还是有些喜爱。

    但这时候,喜爱程度很低了,大多数是利用她拉拢或者牵制王画的。

    因此,她派人将李裹儿身边的太监与宫女大肆格杀,现在李裹儿身边所剩下的亲信瘳瘳无几。

    上官婉儿十分害怕,怕李裹儿知道李显身死,闹将起来,如果闹过了火,为了掩人耳目。连李显都敢击杀,况且是李裹儿。

    可是通知也没有办法通知,于是想到了江彩儿。

    这是尚衣局的一个宫女,手很巧,做的衣服很精致。上官婉儿因为爱俏,所以经常制一些新衣,也认识了这个宫女。后来这个宫女家中出了一点事,上官小婉还伸出援助之手,这个宫女人也很机灵,渐渐成了上官婉儿的亲信。

    但上官小婉一直没有将她收到身边,主要是放在尚衣局做耳目的。宫中其他地方,还有几个象江彩儿这样的宫女,都是她的亲信。

    上官小婉是在赌李裹儿的悟性。

    没有办法进上阳宫,只好喊了江彩儿前来,打着送衣服的口号。

    因为上官小婉还曾向李裹儿推荐过江彩儿,让她替李裹儿做过衣服,同时李裹儿也知道上官小婉与这个宫女关系不薄。

    至于有没有送衣服这回事?肯定没有。如果李裹儿一时糊涂,说一句我没有订做衣服,事情就有些麻烦了。或者说一句,递进来吧,人不放进去,还等于没有用。

    江彩儿站在提象门前,心中忐忑不安地等着。

    其实她心中很害怕。

    另一边上官小婉心中也十分害怕,这个时间是她刻意挑选的,韦氏秘不发丧,也瞒了李裹儿,但今天向各位宰相宣布此事,韦氏将注意力集中到了皇宫,对上阳宫稍微有些放松。实际上是上官婉儿的心理作用,上阳宫该松还是该松,该紧还是该紧。当然,如果李裹儿大吵大闹,则是另外一回事。

    一会儿两个太监走了过来,一个太监辨认了一下,又将她带过来的锦袋打开,甚至将衣服全部拿出来仔细地看了一下,当看到一件薄白色透明缕衣,还发出猥琐的笑容,然后手一挥,才放她进去。

    到了观风殿,李裹儿立即用了试衣之名,将江彩儿喊进房间里。

    她盯着江彩儿说道:“你是什么人?我是什么时候让你送衣服来的?”

    “公主殿下,奴婢是昭容派来送风报信的。”

    李裹儿松了一口气,又问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启禀殿下,皇上驾崩了。”

    李裹儿一听嘴就张了起来,也不知她是要喊叫,还是想骂人,江彩儿不顾自己卑贱的身份,立即扑上去,将李裹儿的嘴捂了起来,说道:“公主啊,冷静,不但关系到你的生命,还关系奴婢的生命,上官昭容的生命,甚至小殿下的生命。”

    李裹儿这才冷静下来,眼角流出泪花,低声地抽泣,一边问道:“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奴婢也不知道,只知道前些天宫城一直戒备森严,据御医说皇上是犯了心病驾崩的。但是御医也让皇后用了没有将皇上照顾好的理由,给全部杀了。连宋璟宋相公,也因为淡淡质疑一句,就让皇后命人将他抓进大理寺。所以昭容冒死托奴婢前来,通知殿下,这时候一定千万要小心啊。”

    李裹儿不答话,只是抽泣。

    江彩儿又说道:“公主啊,昭容托奴婢还带了一句话,问你可知道为什么皇后将你安排在观风殿?”

    李裹儿摇了摇头。

    “观风殿是上阳宫最绮丽雄伟的大殿,昔日高宗皇上与太后常在此听政。之所以将公主关在观风殿,是进一步,可以让公主以后禀承大统,退可以罢黜,甚至是其他的结果。”

    上阳宫是在唐高宗时修建的。原来高宗与武则天幸洛阳新落成的高山宿羽二宫,但登临时高宗感到不美,于是让司农卿韦机营造一座新的宫殿,与高山宿羽二宫相印成趣,又与宫城正好联在一起,出入方便。

    韦机领命而去,很快修好,穷尽奢侈,除了豪华的上阳宫,还在西北修了上清观,隔着谷水,又修了西上阳宫,虹桥跨谷,以通往来。宫内又引谷洛二水,沿洛水建有延亘一里的曲折长廊,雕饰华丽,远远就可以看见。

    但韦机用去不少钱,于是刘仁轨对当时的御史狄仁杰说,古代池榭皆在深宫,勿让外人得见,怕误伤百姓之心,韦机却列岸修廊,这哪里是致君于尧舜之意啊。狄仁杰弹劾韦机yin*皇帝行奢侈之风,韦机因此被罢官。

    但真正奢侈的地方不是这个长廊,也不是跨河石桥,却是观风殿,附近有浴日楼,临着洛水,有七宝阁,殿内也有丽春台、耀掌亭、九洲亭。楼宇高大壮丽,风景优美,因此,唐高宗与武则天经常在此听政。

    江彩儿这句话,不是她想出来的,而是上官婉儿说出来的。

    现在韦氏还需要安抚王画,李裹儿是必不可少的棋子。只有她顺利完成权利过渡,虽然王画会很头痛,可是她拥有整个唐朝,也不用对一个臣子低三下四了。那时候才是进可以拉抚,退可以掰手腕的时候。

    再说,她想即位大统,也要寻找接替人,可她只有两个女儿,长宁公主资质本庸,与李显相仿佛,所以也不是好的接替人。那么只剩下李裹儿稍稍让她放心一点。

    但她现在五十岁不到,如果李裹儿妨碍了她的节奏,也不是没有选择,李裹儿的儿子,长宁公主的后代,她都可以再选择一个佼佼者出来,继承她的血统。

    那么既然能向李显举起屠刀,也能向李裹儿举起屠刀。

    这个道理,上官小婉没有向江彩儿说,不过以李裹儿智慧,这一点还是能明白的。

    江彩儿不知道这中间的关节,她又说道:“昭容又说了,当前最要紧的,是安全第一。公主如果以后接到通知时,一定要哀怒而不激愤,忧伤而不怨恚。表现自然,过皇后会疑,流露真情,皇后更加动杀机。公主啊,你不知道,这几天,皇宫里秘密杀死了许多内侍还有宫女,现在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李裹儿用手帕擦了擦泪水,说道:“孤知道了,昭容有没有说起西北王画?”

    江彩儿摇了摇头,她说道:“前一段时间,皇后曾经派人到西北与王画议你与他的亲事,宫中传得纷纷扬扬。但昭容没有说。这件事发作突然,就连几位宰相都无半点消息,想来王大总管在西北,同样也不知道消息。不过奴婢相信王总管如果知道这件事,一定率兵前来洛阳营救殿下母子的。”

    李裹儿挥了挥手说:“你去吧。”

    那有这个宫女想得简单,从西北到洛阳,要经过许多州县关卡,如果王画出兵,没有一年半载根本完成不了。

    江彩儿立即起身退了出去。

    李裹儿再次伏在床上哭泣起来。

    ~~~~~~~~~~~~~~~~~~~~~~~~~~~~~~~~~~~~~~~~~~~~~~~~~~~

    韦氏在殿外站了一会儿,再次进殿,任命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担任东都留守。又任命吏部尚书、中书侍郎岑羲,以及将崔湜重新从襄州召回来,担任吏部侍郎,他们三人为同平章事。

    这五人皆是她的心腹,有了这五人再加上四韦拍门,几乎所有宰相,全部被她掌控。

    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正在起草遗诏,听到这个任命,皆是一愣。

    上官小婉心乱如麻,韦氏动作很快,显然是谋划已久,五万大军将洛阳拱备得戒卫森严,再加相朝堂也被她控制起来。

    虽然知道王画有可能早为今天的局面,做了一些布置,然而上官小婉却十分担心。

    王画不缺兵不缺将,甚至现在不缺粮食,不缺物资。然而王画缺少一样最重要的东西,大义。

    神龙政变时,李显李旦联手逼宫,当时血营只有几千大军,然而从绥州出发,一路势如破竹,一直到了洛阳城下,除了李多祚率军一战外,没有一个敢出兵反抗。

    可到了今年出兵长安,虽然战绩辉煌,然而损伤惨重,如果不是用了降卒做了炮灰,损失更大。

    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大义,那时候他出兵为了太后,打着勤王的旗号,各地官员有许多还深受武则天的恩惠,所以势如破竹。

    现在李重茂身在皇宫,李重福让薛思简率兵看押起来,另一个正统李旦,李隆基去灵州,上官小婉不知道,但能看到太平公主眼中的担忧,如果王画与他们开始联手,太平公主心中就会有底气。

    但这样一来,上官小婉不知道王画打什么主意了。

    至于兵发洛阳,如果没有大义在手,多半结果是鱼死网破结局。

    正在她心事重重的时候,太平公主说道:“昭容,这个时期是大唐江山生死垂亡之秋,望昭容相助。”

    说着深深一揖。

    上官小婉心中苦笑,心想,我也是自身难顾,怎么帮助你们。但为了后路着想,她还是留下了一丝情份,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韦皇后主持政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

    写完了遗诏,带回宫中。

    韦氏看着这份遗诏,用怀疑的眼神盯着上官小婉。

    上官小婉硬着头皮问道:“皇后,可有不满意的地方?”

    “为什么不立裹儿?”

    “皇后,万万不可,现在公主怨气未散,就是立她为皇太女,她也未必会授。而是正统深入人心,如果立公主为皇太女,恐有多变。只有皇后完成政权交替,如果更改,也不嫌晚。就象太后立先皇,再立相王为帝,可是立扶立黜。无他,国家在手中耳。”

    “就算你说得有理,为什么要让相王参谋政事?”

    “皇后,这个更重要。皇上刚刚驾崩,人心浮乱,在百姓心中,李氏还是正统基石,给些虚名,以从人望。”

    韦氏坐在椅上,沉思了一会,想想也是。

    其实主要是上官小婉本人,这些年,她为韦氏作诗写文章,让韦氏好夸耀自己的才气。平时对自己也十分恭贺,还替韦氏做了不少事情。

    在文武百官心中,上官小婉是韦氏手下得力大将。

    以前如此,现在自己将政权掌控,上官小婉更不会背叛自己。

    想到这一点,这才相信了上官小婉的理由。

    她说道:“就按照你的遗诏却颁布天下吧。”

    “是,谨遵圣命。”上官小婉说完后,退了出去。

    可是她的后背早惊出一身冷汗,一阵北风吹来,她不由地打了一个寒战。

    ~~~~~~~~~~~~~~~~~~~~~~~~~~~~~~~~~~~~~~~~~~~~~~~~~~~~~~~~~~~~~~

    但看到这份遗诏后,纪处讷等人在韦温面前进献谗言,说道:“相王辅政在道理上说不通,帝少而叔壮,主次颠倒不清。再说,相王与皇后是叔嫂关系,不应互相问候,两人在一起处理政务时,又如何执行礼的规定?”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敏锐地看到了这是一个漏洞。

    毕竟韦氏是一个女子,在守丧期间,地位十分尊贵,不能抛头露面,但相王不同,这个人本来心智深沉,如果给了他参谋政事的权利,恐有多变。

    当然,他们也知道这份遗诏是太平公主与上官小婉共同起草的。

    但认为是上官小婉失误导致的,或者受了太平公主误导,疏忽了这一点。

    毕竟上官小婉只有一个女流之辈,这些勾心斗角,可不是写两首妩媚的小诗就能写出来的。

    于是韦温等人率宰相一道上表,请求韦皇后临朝主持政事,免去相王李旦参谋政事的职务。

    老好人苏瓌奇怪地问了一句:“先帝的遗诏怎么可以随意更改呢?”

    虽然这份遗诏不真正是李显写的,可是已经起草颁布出来,这样改动,按照仪制是不对的。

    当然,他蒙在谷里,并不知道其中的内幕。

    听到苏瓌的质疑,韦温等人大怒,立即开始向他斥责。

    看到这几十个大佬在怒气冲冲的责问,老苏终于醒悟,他呐呐地说道:“如果你们改就改吧。”

    各位大爷,算你们狠。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于是太平公主与李旦再次被浇了一盆冷水,李旦从参谋政事变成了太子太师这个虚职。

    处理完遗诏之事,就是审讯宋璟,但大理寺中有杜暹为大理丞,王志愔是大理寺正卿,宋璟不但没有吃苦,反而在牢房里吃香的,喝辣的。只不过宋璟气愤之下,什么也吃不下去。

    “审讯”了数天,朝中大局定了下来。

    韦氏将李显的梓宫(灵柩)运到明堂,召集文武百官正式公布李显驾崩的消息。韦氏自己临朝摄政,大赦天下囚徒,改年号为唐隆。也许上官小婉的话起了作用,再拨李显为太尉,改封雍王李守礼为豳王,改封寿春王李成器为宋王,官爵显赫,可都是虚职。

    又让韦温总管朝廷内外守捉兵马事务,这才是真正的实权。

    然后让李重茂即位,尊韦氏为皇太后,立李重茂妃陆氏为皇后。

    再次让纪处讷持节巡抚关内道,岑羲河南道,张嘉福河北道。巡视是假的,是察看地方官员动向,震摄天下的。

    王志愔这才上书,宋璟无罪。

    韦氏一听火了,什么叫无罪?立即将王志愔贬到山东莱州文登县,做了一个小小的县令,而且都跑到海边去了,离京城十分遥远。杜暹更惨,贬到三峡夔州奉节县,做了一个小小的县尉。

    贬去了这两人,迁太仆丞李俊为大理寺正卿。

    大宋的好日子到头了,每天都饱受着严刑拷打。

    这让萧至忠很担心,尽管宋璟那四炮,也将他轰击了,可这是一个直臣,让萧至忠十分敬佩。

    可是要李俊酷刑之下,大宋再硬气,早迟也会承受不住,让李俊得到逼供,一旦大宋承认一些子虚乌有的罪名,只有死路一条了。

    于是对韦氏说道:“皇后,宋璟一案,到此了结吧。宋璟只是一个文人,迂腐不可开化,留下他无伤大雅。杀了他,反而让天下百姓误解。况且他与西北王画十分交善。”

    前面都是废话,关健是后面一句,韦氏在帘后才恍然想起来,这十几天来,只顾着安顿朝堂,都忘记了这头西北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