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再建第二基地?

斗破小说网,www.doupocangqiong.org,如果被任意浏/览/器转/码,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第三百六十一章  再建第二基地?

    用什么来打动刘易的心?

    董太后把一切都想得太过理所当然了,也实在是过于操之过急了。

    她本来看得很透彻,把刘易的为人看得很通透,从刘易的事中,她能够得出刘易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的结论。对于这一点,董太后想的没有错,也可以说她也具有一定的识人慧眼。可是,她错就错在,她没有看注意刘易并不是对谁都重情重义,也没有看真正的体会到刘易并不是那种可以用小恩小惠便收卖了的人。

    董太后毕竟是一个女人,她根本就不明白男人心里的那一种真正的兄弟情义。真正的兄弟情义,并不是说和他结拜成兄弟,互相之间就会有了那一种心心相惜、为兄弟两肋插力、同生共死的兄弟情义。

    有时候,兄弟之间的情义,并不需要用什么的结拜形式来打上一个枷锁来维系,也不是用富贵荣华来拉拢得来的。兄弟就是兄弟,在默默之中为对方付出,在无言之中为对方分担一切,在兄弟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兄弟之情,哪怕是没有任何的所谓兄弟的形式,可真正的兄弟之间,都会在兄弟需要的时候,把手伸出来,与兄弟握在一起,和兄弟一起共同面对所有的困难。

    还有,董太后她虽看懂了刘易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可是,她却没有看清楚自己的儿子,皇帝刘宏是否也同样是一个重情重义,是否也是一个可以为兄弟两肋插力的人?她让皇帝,尽最大的能力扶持刘易,给刘易封官封候,再认刘易为义弟,正正式式的和刘易结拜,再想尽办法为刘易谋取一个好出身。这些,的确可以让一般的人都能够感受得到所谓的皇恩浩荡,也可以说是天恩厚爱,要是一般的人,的确也会对皇上感激涕零。

    但这些,却都不是刘易所看重的,对于刘易来说,这些,也的确是一种小恩小惠,有了这些,也只不过是让刘易的日子好过一点罢了,没有,其实也没有什么的太大关系。

    刘易所看重的,是真正的交心兄弟,而皇上刘宏,他却永远也不可能会成为刘易的真正兄弟,也就是说,皇上刘宏,在目前来说,并没有让刘易可以为他尽兄弟情义为他两肋插力的那种真正的兄弟之情。所以,单凭是想利用一些恩惠让刘易为皇上刘宏效死命,那是不太可能的。

    当然,话说回来,如果刘宏还真的能做到对刘易交心,真正的视刘易为生死兄弟,那么,刘易也必会视其为兄弟。刘易一旦视其为自己的手足,那么,刘易可能也真的会放下自己的私心,为他清君侧,把那些宦官奸臣全都想办法铲除,然后也会尽力助他振兴大汉。可是,这些是不可能的,刘宏是皇帝,皇帝就是皇帝,怎么可能真的会有生死与共同富贵的兄弟?哪怕他现在可以做到视刘易为生死兄弟,但将来他独掌大权的时候,那就是到了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的时候了。

    所以,刘易和当今皇上刘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兄弟,这个论点是不可能成立的,对于华夏历朝历代皇帝孤寡冷酷的心性,刘易见识得多了。现时大汉朝廷处于一个摇摇欲坠的时势,皇上刘宏也处于一个处处受到制肋的处境上,所以,他才会如此器重刘易,给予刘易诸多好处,如果他现在真的大权独揽,在朝中政权上说一不二,有手段的皇帝,那么他还会如此器重刘易,给刘易封官封候,又结拜兄弟么?

    反之,如果刘易是皇帝,那么,倒可以存在刘易这个皇帝和别人结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兄弟的可能,因为刘易是一个穿越者,对于是一些真正没有野心对朝廷展无害的下臣兄弟,刘易自然不会像历史上的那些皇帝一样,到最后终要害死自己的兄弟。

    于刘易这个穿越者来说,只要把握好自己身边的人的心性,那么就绝对给予他们信任,视他们为自己的兄弟。像典韦、文丑这些武将,刘易就有信心他们绝对不会有什么的野心的,他们,就算是给一个皇帝他们去做,怕他们都会猛摇头。

    在董太宫的滋清宫,在表面上还算亲和的气氛中用完了午膳,刘易便和皇上刘宏谢辞离开。

    皇上刘宏邀请刘易到他的御书房去聊了一会,主要是问刘易如何理清聚涌到洛阳京城来的众多流民之事。然后向刘易较为隐晦的道歉,言语中暗示他其实也明白袭击刘易的应该是宫中的那些宦官,但现在还不是拿他们问罪的时候。然后鼓励刘易大胆整顿理清洛阳流民之事,可以根据在巨鹿的经验,如果某些混入百姓中的黄巾乱党又或者有某些异族奸细作乱,刘易可根据实际情况,组建流民护卫军,利用流民百姓的力量,把那些乱党给肃清出来。再后说以后有重重借助刘易义弟之处云云。

    刘易说刘宏说这么多,心里明白了,其实这皇上就是怕自己还没能领悟他的意思。他的意思是想自己借这个机会,像在巨鹿那样,利用一般的百姓组成一支军队,然后可以为他所用。但这件事,却又不能做得太过明显,要暗中来做。因为,毕竟朝廷的律法还在,哪怕他是皇帝,也不可随意改变一些律令。

    再说,在洛阳再成立一军,真要摆上到面门来,并且还是刘易统领,而刘易,作为皇上的结义兄弟,也就等于说皇上可以直接动用刘易所组建的这支军队。呵呵,如些一来,朝中的那些宦官权宦还不跟你急?不管是宦官所掌控的禁军也好,权臣所掌控的驻军、城守军也好,这些势力,必然不会希望看到这皇城之内,天子脚下再多出一支因素不定的军队来。说实话,如果刘易真的敢公开来建军,怕就会马上受到禁军、城军等等方面的势力合击,军队还没有成立起,怕就已经给消灭了。

    不要怀疑他们敢不敢,这些宦官权臣真的急起来,还会再顾忌什么?就算是真的把刘易杀了,皇上刘宏也就只有干瞪眼的份,他又能为刘易做什么?

    所以,就算这皇上刘宏没有明说,刘易也知道要怎么做。

    至于要怎么做,刘易的心里也有了计较,也简单的对刘宏说了说。

    先要做的,是要在城外划出一片地方,交给刘易来使用,这主要是用来建立一个流民营,也只有把涌到洛阳城来的流民集中起来治理,才有可能稳定洛阳城内的局面。

    其实,就算没有生张让派出二千多死士袭击刘易的事,现下洛阳不停涌入来的流民,也差不多到了一个极待解决的地步了。如果再不治理分流减压,怕再过一段时间,整个洛阳城就会因为涌入流民过多而臃肿饱和,人口过多,特别是无家无业的人口过多,而城内的生活物资又大量的缺乏,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将会累及整个城市,不用多久,洛阳的就有被拖垮的可能。

    如果是少量的流民涌入,城内的士兵还可以正常的维持治安秩序。可是,如果上千上万,乃至十万到更多,那就不是那么容易治理了。尤其是官府处置不力,朝廷不管不问的情况之下,很容易就会酿成流民百姓暴乱的情况。

    实际上,现时洛阳,时不时都会有一些小规模的动乱。

    早在黄巾起义动乱之前,其实就已经6续有从各地往京都流浪过来的流民。不过,那时候就只是天灾瘟疫造成一些百姓不能也不敢再在自己的家乡生活,只能靠投亲靠友谋取一条生路。那时候,谁有在洛阳认识有个别远亲朋友的,都想往洛阳投奔。

    当然,那时候的洛阳还没有意识到天下大乱,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城市,城中商贩走卒极多,商贸极繁,那时候洛阳还是可以吸收一大部份的流民而不会影响到洛阳的稳定。

    但是黄巾暴乱之后,那就不同了,天下各处烽烟四起,除了京师洛阳,还真的难以找出一个稍为安稳一点的地方,所以,许多实在是被逼得没有办法的百姓,唯一不顾一切的往洛阳投奔而来。不过,当时许多百姓除了投亲靠友之外,年青力壮的,还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去投军,要么去做黄巾贼,要么就去投官兵,反正,都会有一条活路。如此,最终流落到洛阳来的流民,其实大多都是一些小孩妇孺。

    小孩妇孺。都是一些弱势群体,官府好管治,随便找一个地方让他们呆着,他们也不敢反抗。但是现在可不同了,因为现在义军已经差不多都解散,青壮都被遣散归田,可是,经过这大半年来,如果当方官府不作为,没能让当地的百姓及时恢复生产的话,又或者又受到了天灾,那么,这样所产生的在家乡生活难以维计,要到别处去投亲靠友的流民,那就可不是一般的弱势流民潮了。

    要知道,现下大汉各州府受灾的地方数不胜数,那些郡城,可不是处处地方都像巨鹿郡那么的庆幸,有刘易去振灾救治,出钱出力,购买大量的粮食去处那儿的百姓渡过难关。不是说别外的官府全都是黑暗不作为,事实上,经过黄巾暴乱,的确给官府敲响了警钟,一些地方官府的官员,为了不让当地的百姓仿效黄巾贼赵义作乱,他们也想把各自所官辖之地的百姓能够过得下去。特别是经过张钧在朝堂上奏斩张让等十常侍,张让等十常侍为了暂时的消除减少一些对他们不利的社会言论,减少朝中政敌的攻击敌意,逼不得已,把一些义兵的领封赏配到全国各地的地方去做县官。

    不得不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严格来说,因为张钧的奏斩,反而让张让这些宦官间接做了一件好事。毕竟,那些义军领,其实也是有点本事的,像刘备这样,让他管治一县一城之地,还真的绰绰有余,所以,有不少地方的倒是被这些多点都有点才干的人治理好的。

    只是,天下受灾的百姓,生活难以为计的百姓实在是太多了。单看刘易在涿郡涿县大泽坡搞的那个棱堡基地就可看得非常清楚了。在短短不到十天的时间之内,因为有一口饭吃,就可以把邻县的几万人口都吸引了过来,可见,此时天下百姓生活之苦。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到目前为止。据刘易估计,流浪到洛阳的人口可能才在十万左右,这已经是非常幸运了。不过,估计很快就会再有一波流民潮,如果不及时准备处置好,那么经这些流民的冲击,洛阳就真的开始到了要崩溃的边缘,再到年底,据刘易预计,可能就会有一波更加多人的流民潮。到时,怕就会直接冲跨洛阳,然后就会如历史所走向那样,直接影响到朝廷,使整个朝政终于完全崩溃,直接对地方失去了统治权。

    现在才是刚刚夏收不久,各地早已经恢复生产的百姓,在这个时候可以稍为松一口气,地里种下的庄稼有产出,那就等于不用饿死,还可以继续维持生计下去。但是,那些没能及时恢复春耕的地方,那儿的百姓可就惨了,现在,眼看就要进入第二季的耕作,如果连这个也做不到的话,怕还真的没有了他们的生存活路。当然,他们哪怕要恢复生产,也要官府加以引导接济的,如果官府无力做到这些,那么,他们就只有走了,毕竟,现在他们就过得困难,早已经断了粮,不过,现在野地里的野菜生长得正是茂盛的时候,只要有官府的接济帮助,还是可以坚持下去,可官府管不了他们,他们不走就是死路一条了。

    所以,这个时候,会有一些百姓流入到洛阳来,不过,由于别的州郡也能吸引一部份百姓流民,如此,流入洛阳的流民也不会太多。但如果过过几个月,到了年底的时候,早前没有春耕的百姓,若能靠一些接济活到秋收,秋收有收成也就罢了,如果连秋收也没有,那么,他们就真的只有离开家乡,流落到别处去找活计了。

    不要以为种下庄稼就会有收成,天灾难测,秋季一个旱灾,就会造成万里焦土,蝗虫遮天。据有史以来的记述,这东汉未年是人类历史上,天灾瘟疫对人类伤害最厉害的一段时期,再加上**兵灾,这东汉未年简直就是不比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惨剧惨重。这可是真的饿俘万里,民不聊生,真正的十室九空啊。

    刘易无力去改变这些,但是在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能够为大汉百姓做多少便做多少,更何况,这也是为了自己?

    所以,先建起一个流民营来,是必须的。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如何让这些流民生存下去的事了。

    只有让流民生存下去,刘易才可以在暗地里招募流民中的青壮成军。只要成了军,之后就好办了,将这些流民分流到别处去,顺便也可把在洛阳弄到的钱财一起,送到别外去。

    当然,这个不一定要送回到涿郡涿县大泽坡。刘易现在忽然又有了计划,想着是否可以再多建一个基地了。

    说实在,涿郡涿县大泽坡,那儿实在是太遍离中原了,地处北方,一些南方的百姓,未必就愿到那么远的地方去。现在,在洛阳既然又有了机会成立一支军队,那么何必又要万里迢迢都迁徙到涿郡涿县大泽坡去呢?

    只是,在洛阳肯定是不行的,西山皇陵离洛阳不过是几十里远,展空间也不大。再说,三几年后董卓的二十万铁骑大军一来,什么都要化成飞灰,到时候,整个洛阳周边,关中等地都是董卓的势力范围,正所谓安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在这里,刘易是站不住脚的。还有,难怕想在山西皇陵怎么样,也过不了皇上刘宏这一关,这可是汉室刘家宗庙社稷所在,又岂可划归刘易使用展呢。刘易要求皇上划出来的一片区域,也不是西山皇陵的那一带,因为刘易知道皇上是不可能同意的。

    刘易粗略的和皇上刘宏说了一下如何整治流民的计划,什么建立基地的,自然是不能和皇上说的。

    最后,刘易向皇上要了一个人,就是现在的已经娶了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的荀彧,刘易觉得,让荀文若在帮中为皇上管理什么的纸笔,简直就是浪费了大才,荀彧应该尽早挥他的才干才是。再说,刘易现在的身边正好缺乏管理的文人谋士,田丰和戏志才都还在大泽坡,现在不趁早把荀彧挖过来那等他今后投到曹操的帐下?

    现在,刘易觉得,在涿郡涿县大泽坡有田丰管政,戏志才为辅,戏志才再另外管军事,武有高顺、颜良在,涿郡涿县大泽坡暂时是无忧的。有这些能人,还管治不好一个小小的城池?再说,也还有赵云在公孙瓒的军中互通声气,刘易对涿郡涿县大泽坡基地还真的放一百二十个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