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章:第三百二十五章 去留两难
- 下一章: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服辽东
斗破小说网,www.doupocangqiong.org,如果被任意浏/览/器转/码,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帐内的气氛略为缓和。张玉不愧是文官,脑子比他们这些武将好使,一番分析说得入情入理,所有人思索许久,纷纷点头赞许,神情也轻松了许多。
没人不惜命,好死不如赖活,但能找到一线生机,就如同溺水的人在水面上抓住了一根稻草,不管能不能救命,先抓住了再说。
帐内这些人多年横行辽东,早已攒下一笔不小的家财,世上要钱不要命的人毕竟是少数,生死关头之时,家财相比性命,委实微不足道,这个时候没谁还死攥着钱财不松手。
散尽家财送给刘瑾,换自己一条命,这笔买卖不亏。
就在大家的话题已进入如何搬运家产,如何派兵护送进京,如何求刘公公保自己一命时,端坐正中的李杲忽然冷笑几声。
“可笑!你们以为你们的家财进得了京师吗?就算刘公公受了我们的家财,答应保我们一命,辽东到京师一来一回,这段时间我等在秦堪手掌之中能保得性命吗?别忘了,当初下令野狼峪伏击秦堪,我们可都有份的,你们觉得秦堪是那种宽宏大量的人吗?”
众人一楞,再一惊,最后颓然不语。
对秦堪这位钦差大臣,在座的都有一个共识,阴险也好,残酷也好,总而言之,他绝非善类,说立场,大家各不相同,所以敌对。论为人品性,其实大家都是一路货色,唯一的区别是。秦堪恰好站对了地方,于是便代表了所谓的正义。而他们,很不幸的一脚踩空了……
帐内众人都没吭声儿,大家都很清楚,以秦堪的种种事迹来看,他的为人绝对跟“宽宏大量”扯不上半分关系,这人就是一赶尽杀绝的主儿,据说他在京师领兵剿杀东厂番子时,王岳在东厂大堂内高呼投降。他也置若未闻,仍旧下令勇士营进攻,杀了数千番子才收手,最后逼得王岳当堂自刎。
对待曾经的大明内廷副相尚且如此,辽东都司里的这些人就算投降,恐怕活命的机会也不大……
气氛再次陷入了绝望,不知过了多久。张玉叹道:“依总帅的意思呢?”
李杲咬了咬牙,道:“硬扛到底!此战若胜,挟大胜之余威,我们可率兵投奔鞑靼小王子伯颜猛可,求他把咱们单毒莉为汉军旗,伯颜猛可近年招兵买马。所图甚大,为了活命,给谁效力不是一样?终归都是鹰犬而已,诸位以为如何?”
在座的镇守太监和武将纷纷垂首沉默不语,张玉脸色却变得铁青。腾地站起身,颤着身子狠狠拂袖离开了大帐。
文官纵然犯了滔天大罪。却仍将“气节”二字分得很清楚,有些事情宁愿掉脑袋也不能做。
李杲瞧着张玉的背影,眼中忽然浮上几许愧然。
若真投了鞑靼小王子,将来死后有何面目见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李杲颇重宗祠,可……这是仅存的一线生机啊!
祖宗可否原谅他?
***************************************************************
“这就是李杲的祖宗?”
钦差大帐内,秦堪皱着眉,看着桌案上的十余个小坛罐,屈起手指敲了敲,坛罐发出沉沉的闷响。
丁顺咧嘴笑道:“正是,李家十八代祖宗全在这儿啦,找李杲的祖坟委实费了不少事,幸好咱们锦衣卫神通广大无所不能,好不容易逮着李家守坟的老家仆,老家伙刚开始还死活不招,后来手下弟兄就地挖了个坑把他活埋,一直埋到脖子老家伙才肯把李家祖坟的地点说出来……”
秦堪疑惑道:“怎么都是骨灰?这年头埋人讲究火化?”
丁顺笑道:“秦帅,那李杲是陕西榆林人,祖坟是从陕西迁移过来的,祖先下葬多年,骸骨早已极度松化,一碰就散,不可能完整了,一路千里奔波转运,不化成灰可运不过来。”
秦堪摇摇头,叹道:“缺德啊,丁顺,你太缺德了。”
丁顺愕然道:“大人,不是你说要……”
秦堪板着脸道:“我说什么了?”
丁顺小心翼翼道:“您上次问李家祖坟葬在哪里……”
“没错,我的意思是,李杲经营辽东多年,祖坟里一定埋了许多陪葬品,咱们来一趟辽东不能空手而回……我只想顺手发笔小财,谁要你把他祖宗十八代都挖出来?”
丁顺:“…………”
“节操呢?啊?”
“大人,我错了,我这就把他祖宗埋回去……”
“留着,请都请出来了,教训一下他们的不肖子孙再回去。”
“怎么教训?”
“别多问,传我将令,两门佛朗机炮十轮炮击后,让朵颜卫再次冲破李杲军前部……”
一名军士面带惊慌匆匆跑进大帐,单膝跪地禀道:“秦帅,探子回报,西面十里处出现一支来历不明的兵马,看人数大约两万左右。”
秦堪大惊,急步走出大帐。
一万八千人对付李杲三万大军本就显得吃力,若这支两万人的兵马是敌非友,今日自己可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所以说,挖人祖坟是有报应的。
平原上视野很开阔,秦堪凝目朝西面望去,却见远处黄尘滚滚,旌旗遮天,黄尘中隐隐可见数不清的黑点浩荡行来。
不仅是秦堪,所有朵颜卫和仪仗官兵都勃然变色,惊疑万分。
“令探子详细再探,弄清这支兵马的来历,命朵颜卫勇士上马,全力戒备,随时准备冲锋,八千仪仗官兵密切注意李杲所部动向……”
一连串的军令下达,营中如同炸了锅似的忙乱起来。
没过多久,又有探子来报,这支两万人的兵马打着大明宣府的旗帜,领头的是一位文官。
直到此刻,秦堪久悬的一颗心才渐渐落回肚里。
宣府的边军……
看来自己派出的信使终于把信递到了。
随着这支两万人的兵马出现,秦堪和李杲两支大军之间微妙的对峙平衡被狠狠打破,秦堪大军欢呼雀跃之时,李杲的辽东军终于陷入了一片绝望,前军和中军无法遏止地骚动起来。
一个多时辰后,一名穿着绯色官袍,浑身风尘仆仆的中年文官匆匆走进了秦堪的帅帐。
秦堪眯眼打量着他,见此人神正气清,目光清澈,脸型方正,颌下一缕青须脱尘如仙,端的是个人物。
见面先施礼,礼节周到得无可挑剔。
“下官绥甘宁三边总制,领左副都御史杨一清,参见代天巡狩钦差大人。”
秦堪心头狂跳。
顾不得理会宣府的边军怎会由三边总制率领,只听到“杨一清”三个字,秦堪便不由自主站起身,急步上前回了一礼。
“原来是杨大人当面,大人多礼了,本官可担当不起大人之礼。”
杨一清楞了一下,显然秦堪的态度颇不合官场规矩,官场上可从来没有钦差给地方官行礼的道理。
秦堪却不得不施礼,别人或可不敬,但这位杨一清,可是历经四朝的重臣,后来更是出将入相,生平做过许多重要的事,治马政,修长城,诛刘瑾,入内阁……别的且先不提,单说历史上刘瑾伏诛,便是中杨一清的算计,仅凭这一点,秦堪就觉得他和杨一清的初见有如伯牙遇见子期,虽不至于共奏高山流水那么夸张,至少也该互相客气一点,不要被他挑了礼,免得他将来算计刘瑾时顺便把秦堪也捎带上……
秦堪打量杨一清的同时,杨一清也好奇地打量着秦堪。
对秦堪的大名,杨一清虽身在边镇,却也如雷贯耳。满朝皆传此人乃正德新朝最大的奸臣,可是此刻见面之后观其面相言辞谈吐,分明是一副彬彬有礼的君子模样,怎么看也不像奸佞呀。
杨一清楞过之后又向秦堪回了一礼,道:“宣府张总兵巡视长城边备不在城中,下官适巧在宣府接到了大人的急信,于是接管了宣府兵权急忙赶来保驾,兵权无小事,来日朝廷问起来,还请钦差大人为下官分说究竟。”
“那是自然,多谢杨大人义伸援手,下官承情了。”
杨一清连道不敢,随即神情一正,道:“辽东总兵官李杲果真举兵作乱了么?此事非同小可,下官忝为左副都御史,不可不问个清楚。”
秦堪点头,道:“李杲确实举兵作乱,正于五里外与我军遥相对峙,此举不止是作乱,已然形同谋反了,杨大人只消出帐一观,便可见李杲营盘……”
说着秦堪将李杲诱杀朵颜卫三百余人,并屡杀边镇百姓冒功掩罪等恶行分说清楚。
杨一清先是讶异,接着神情渐渐愤怒,最后气得拍案而起,怒发冲冠。
“这恶贼该死!”杨一清大怒道。
秦堪笑道:“本官出京巡视辽东,正是为了要他的命而来。”
杨一清道:“此时我等王师压境,钦差大人打算如何要他的命?”
提起这事秦堪顿时精神一振,指着案桌上十几个坛坛罐罐热情介绍道:“来来,杨大人,认识一下李家十八代祖宗,一个个长得圆圆滚滚非常可爱……”(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