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www.doupocangqiong.org,如果被任意浏/览/器转/码,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事不宜迟,南洋公司百废待兴。照理说应该立刻跑一趟广州。但是广州的鼠疫疫情尚未解除,这会跑广州去募股是不可能的。他思索再三,决定给广州的几位元老发一份电报,将南洋公司成立,打算来广州募股的事宜先告知一下。让他们也有个准备。他对广州一无所知,少不得要这些人带路介绍。
第一个发电报的对象当然是艾志新,他现在是广州财税局的局长,金融上的一把手,要从广州掏钱必须给他打个招呼,第二份电报发给孟贤,要募股,少不得银行的支持和配合。至于第三份,是发给广州的刘翔的――在他的一亩三分地上掏钱,也得打个招呼。
拟完电报交给机要员,周围在海关大楼的三楼的一间办公室里兜起了圈子。
这间办公室就是原本东南亚公司的总部所在地。自从他从办公厅领取了钥匙,就一直窝在这里翻阅东南亚公司的经营档案
海关大楼的三楼全部属于东南亚公司的总部,面积倒是不小,但是三楼其实是阁楼,屋脊最高处不过2.2米,屋檐最低处只有1.8米。以周围的个头来说待在里面多少有些憋屈。更别说夏季顶楼的温度了。
在明年夏天前得把公司总部搬走。周围心想。这地方到夏天非变成了大号蒸笼不可。
东南亚公司的总部就设在这里,可想而知该公司在元老院心目中的地位了。
它的工作人员也很少,在总部工作的归化民干部职员不到二十人,挂名的董事长是刘香。当然实际上刘香和他的一大家子都在三亚的庄园里领分红过小日子,只是在这里领几个“车马费”,具体负责人是归化民的总经理。
说来寒碜。东南亚公司尽管历史不短,在国策企业里的地位却不高。按级别只是二级国策公司。企划院虽然持有51%的股份,但是这些年来对东南亚公司的投资很少,主要资产就是原本各路归顺海盗的船只。
周围在财金口干活的时候看过东南亚公司的财报,要评论其业绩只能用“平平”来形容。东南亚公司虽然理论上是一家大型航运-商贸公司,但是它的大部分业务采用的是“挂靠模式”。
各路大小大小头子归顺之后,便以船只“入股”,挂靠在东南亚公司旗下,统一悬挂元老院的商船旗和“九段旗”,然后根据他们熟悉的航线,自己经营航运和贸易业务。当然,他们的船队规模被大幅度的缩小,船员也是由东南亚公司的统一调配,而不是过去完全由自己的家人、亲族和同乡组成了。
自然,这种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带不来太多的利润。东南亚公司的挂靠费虽然定得不算低,但是所有挂靠者可以共享东南亚贸易和大陆沿海贸易的许可证,这就比郑芝龙时代2000两银子一面旗的价格要便宜不少了。而且公司收了挂靠费之后,对下属的船只有充分的武力和领事保护能力。船主承担的风险大为降低。
即使船主懒得在经营上动脑筋,仅仅承接航运业务也能保证每年有充分的盈利。这种航运业务不仅来自元老院,也来自来元老院统治区采购的国内外商人。
总得来看,东南亚公司的盈利有限,但是底子还不错。至少不是个烂摊子。这多少让周围放心――因为他已经有几年时间看不到东南亚公司的详细财务报表了。
难怪这公司的总部只有这么点规模。再看资产情况。和他预计的不同,东南亚公司的船只并不多。这倒是大大出于他的意料。因为海盗团伙归附的时候,每个掌柜少则三四条船,多则类似刘香这样的大股,船只可以达到三五百艘之多。他粗略估计,东南亚公司名下的船只,至少也得六七百艘以上。
然而今天一查资产表,才发现船只远没有他想象的多。
目前在东南亚公司名下“挂靠”的船只有225条,其中有182条被“招商局”雇佣,经营大陆沿海货运和对日、对朝鲜的贸易货运。真正在东南亚航线上运行的只有43条船。
当初投奔过来的这么多船只,现在都到哪去了呢?周围有些不解。他把总经理找了过来。
东南亚公司的总经理是当初在诸彩老手下当过才,后来又跟郑保混过的汪友。郑保覆灭之后,他因为及时“弃暗投明”。净化之后就分到了东南亚公司任职。
他在海盗匪伙中混迹多年,对海盗的习性想法十分了解,多年混迹海盗群中,也能说海盗群体中的大多数方言。关键是他长期只是一个“师爷”的身份,说白了就是混口饭吃。和真正的海盗头目并无太多的共同利益。所以从一开始就被列入了“重点培养对象”。汪友又是个识趣知时务的人,自然也是“积极要求进步”。所以很快便取得了元老的信任。几年下来连连擢升。等元老院把东南亚公司的海盗消化的差不多了,元老也不再兼任该公司总经理了,汪友便坐上了总经理的宝座。
周围上任,这汪友是有些不安的。倒不是他贪污受贿之类的――汪友这几年虽说不是白璧无瑕,但是也没干什么出格的事,左不过是免运费夹带倒卖了些非管制类商品。
他更担心的是突然重新任命一个元老到任到底是什么意思。汪友知道,元老院对海盗降人并不信任,特别是过去成股来投的海盗。更是重点提防和分化的对象。公司成立的头几年,他在元老手下任职,已经见识到了元老院分化瓦解降人势力的种种手段。现在突然又重新任命了元老来当总经理,还搞出一个“南洋公司”来,到底是什么意思?
莫非是东南亚公司的旧降人中有人“图谋不轨”,有什么不知死活的人在暗中谋划阴谋?
想到这里,汪友脖子后面的寒毛都竖了起来。这要真有其事,岂不是要骤兴大狱!他在这东南亚公司当了好几年的总经理,最少也得弄个“疏于职守”的罪名,搞不好被扣上“同谋”或者“默许纵容”的帽子,那更是小命不保……
听他问船只数量的事情,汪友这才松了口气。道:“周首长――”
“叫我总经理。”
“总经理。”汪友赶紧纠正道,“这事是这样的……”
原来归顺元老院的海盗船只数量的确很多,按照公司的接收账本来看,历年各路海盗降人交出的船只多则数百条,少则一二条。汇总起来,总计超过一千艘以上。
但是这一千多艘船只中小型船只占了绝大部分,六成以上都是单桅或者双桅的船,载重量不过三四十吨的小船。这样的船也能航海,但是基本只能在近海沿岸航线上使用。无法出远海。即使从事近岸航运和贸易也是不合算的。
所以这些小船很快就被淘汰了。余下的全是大中型船只。
“……总经理大概不知道,这些船的质量大多不好,很多都是材船……”
“什么叫材船?”
“我们福建那边的海商,都是在出洋前一年伐木造船,船也不考究,不论做工用料都是草率了事,连木材都是湿木头……”
“下南洋做买卖,用劣质船,不怕死吗?就算他自己不出海冒险,货物漂没了也是损失。”周围很是奇怪。
“总经理有所不知,这种船都是单程的。不论去到哪里。到了当地便将货物卖掉。这船也在当地拆毁当木材发卖。一切卖完之后,再搭其他海船回来。”
周围对此很是不解。造船是一桩高投入的投资。一条好的海船,造价可以达到上千两白银,但是一但建成,可以用上五十年到上百年。为什么要建这种“一次性船只”呢?海商们并不是花不起这个钱,而且既然年年都要下南洋贸易,又何必每年都花功夫新造船呢?
这事还真是古怪!周围想。但是既然海商们这么干,背后肯定有某些原因。
汪友解释说这种船原本质量不佳,又在海上漂泊了好几年,船况大多很差,所以很快就都被淘汰了。
剩下的,都是吨位较大,船况较好的船只。实际上其中还有些船是东南亚公司的股东们在香港船厂购买的新船和部分从海军淘汰下来的“特务战舰”,真正由降人带来的船只并没有多少。
“这么说的话,现在东南亚公司的船队船况都比较好喽。”
“是的。”汪友赶紧点头,“在航率有八成以上。”
周围心想,被招商局雇佣的船只大多是中小型船只,对自己来说并无大用。自己的主要本钱就是那63条跑南洋的船只。
“你把目前跑南洋航线的63条船的船主和他们的船只状况、运营情况做成一份报告――大概需要几天?”
“三四天时间。”
“我给你五天时间。”周围看了下日历,“资料要尽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