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章: 第二百三十三章 共识
-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五章 投桃报李
斗破小说网,www.doupocangqiong.org,如果被任意浏/览/器转/码,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潘石华自然不希望梅溪、鹤塘两镇合并。沈淮是在谭启平、熊文斌面前直接提起两镇合并的事情,潘石华也无需担心没有办法给熊文斌交待,不是他不努力,周明的位子是沈淮合并没有的,只是潘石华还是堵着一口气,顺不过来。
原因无他,就在八天前的区常委会议上,就是他力顶周明到鹤塘当镇长,又因为其他区常委抱着不得罪熊文斌的缘故,杨玉权也被迫含糊的同意了这事。
区常委开会讨论才过去八天,沈淮就推动两镇合并发展——杨玉权有没有得到沈淮事先的通气,大家都不好猜测,但大家都知道潘石华作为堂堂副书记、区长是肯定给完全蒙在鼓里,玩弄于股掌之间。
对于真正知道实情的人,对潘石华事先没有得到沈淮的通气,会觉得无所谓,这段时间东华给沈淮抽脸的中层干部也不止潘石华一个,潘石华也没有什么好丢脸的。但上上下下,更多的是不知实情的人,看到一个区长压不住乡镇党委书记,给一个乡镇党委书记当成猴在耍,就当成潘石华的笑柄。
潘石华通知袁宏军早半小时过来,他是认为袁宏军在鹤塘镇党委书记的位子上坐得好好的,应该会非常抵触两镇合并这件事。
他想让袁宏军在下午的会议明确提出反对意见,这样他才有拖延下去的借口。他看得出谭启平未必就十分赞同两镇合并发展,有时候只是缺乏直接拒绝的借口,才把球踢到区里来,区里要有分歧、争议,这件事就能拖下去。
镇党委书记对很多基层干部来说,是一生孜孜不倦追求而不得的目标,坐上了,谁会轻易言弃?潘石华对袁宏军不是十分的熟悉,但他认为袁宏军不可能弃镇党委书记的位子不坐,而甘居沈淮之下或调到区里另任闲职。
只是,看到袁宏军与沈淮一起进区政府大楼,潘石华心就凉了一截。
袁宏军、沈淮比约定时间要早过来,杨玉权当仁不让,将他们喊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来。
杨玉权也要先摸一摸袁宏军的态度,两镇合并,其他事情倒是罢了,关键是要撤消一个镇的行政编制,人事上的变化会极大。
两镇合并发展,自然是梅溪镇兼并鹤塘镇,副书记、副镇长可以多设几个,但党政正职只有两个缺。
鹤塘镇的镇长没有什么大的能耐跟背景,年纪也大,本来就是要调到区人大把位子给周明让出来,但要是两镇合并,沈淮与何清社在梅溪镇搭班子配合默契,沈淮也没有要将何清社挤走的意思,新的镇就没有安顿袁宏军跟周明二人的位子,同时区里也挤不出两个正科级的实缺安顿他们两人。
这也是杨玉权最头痛的事情。
杨玉权沏茶给袁宏军、沈淮两人,他拿着深色罐头玻璃瓶装的一壶茶坐在靠椅上,说道:“你们两人一起过来,应该就两镇合并的事情有过沟通,袁宏军,你怎么看两镇合并的事?”
“跟梅溪镇合并,齐步发展,这是鹤塘四万民众盼望的好事,我当然支持,”袁宏军当即表明态度,“但我有个要求……”
“好啊,你说。”杨玉权看到袁宏军跟沈淮一起过来,就知道他不会公开拒绝两镇合并,能同意定下这个基调,袁宏军提些要求也很合理,杨玉权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我调到鹤塘镇工作也就半年时间,但这半年时间里看到梅溪镇就在身边飞速的崛起,我既为梅溪镇欣喜,同时又感到惊讶、惊奇。我时时在想,梅溪镇能如此腾飞起来,必定有我们还没有掌握跟领悟的经验。我就想着找个机会,好好找沈书记请教一下,”袁宏军说道,“我希望两镇合并后,我能直接到新镇有沈书记学习的机会……”
“哦……”杨玉权听袁宏军的意思是想进入新的镇班子里,但又迟疑的看了沈淮一眼,不知道沈淮事前有没有跟袁宏军约定下来,不知道沈淮怎么说服何清社将二把手的位子让给袁宏军?
“当然,何镇长也是我要学习的对象。”袁宏军看到杨玉权的迟疑,又补充了一句。
居沈淮之下,这个很容易理解;不过,袁宏军愿意屈居何清社之下,还是叫杨玉权有些意外。
不过袁宏军这么表态,杨玉权倒容易办了。
沈淮最初到梅溪镇,也是以正科级去任副科职,新镇里给袁宏军安排一个副书记的位子,不是什么难事。
剩下的周明虽然难办一下,但周明的任命毕竟还没有正式下达,人还没有到乡镇去,实在不行,就在区里硬挤出一个正科位子给他,也不是没有可能。
又闲扯了几句,区委办主任进行通知开会。杨玉权让区委办主任带沈淮、袁宏军先去会议室,他则在走廊里多绕到半圈,敲门走到潘石华的办公室,说道:“老潘,到开会时间了,我们一起过去。”
潘石华拿上手头正批复的文件,从抽屉里拿出记录本跟笔,跟杨玉权往会议室走去。在走廊里,杨玉权跟潘石华说道:“我跟袁宏军谈过话,两镇合并后,他愿意去当副书记。熊秘书长那边,你是不是晚上去沟通一下?”
潘石华心里微惊,点了点头,推门进了会议室,看见袁宏军跟沈淮坐在会议室角落里抽烟,实在猜不透袁宏军他心里是怎么想,堂堂一个镇党委书记,新镇合并不要说去争一把手的位置了,怎么就甘心落个三把手?
“潘区长……”袁宏军看到潘石华进来,站起来招呼,他也看到潘石华眼里的疑惑,的确会有很多人想不通他为什么甘愿屈居何清社之下。
从上午知道两镇合并的事,袁宏军从抵触到接受现实,也经过一番思想的挣扎。
也许在九三年之前,鹤塘镇落后梅溪镇不太多。梅溪镇占了中心镇的便宜,财政收入也只有六百万,鹤塘镇的财政收入虽然不到四百万,但人口少一些,相差并不算太大。
真正拉开差距,也就这不到一年时间而已。
在沈淮的强势掌控之下,梅溪镇迅速崛起。
除了梅钢、紫萝家纺两家规模企业得到彻底整顿、理顺发展的道路外,梅溪镇上半年新成立的小加工类型的小企业也有五六家。兼之在货运码头、集资房建设、梅钢技改扩容等几个大型项目的拉动之下,一到六月镇财政收入就直接破了一千万,鹤塘镇上半年的财政收入甚至不到其五分之一,这一下子就给拉出天壤之别来。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鹤塘镇保持duli建制,也将给梅溪镇瞩目的成绩衬托得黯淡无光。
梅溪镇的财政收入上来,民众收入增加另说,吃公家的人员收入自然是随财政收入呈直线上升。两个镇挨得这么近,又是同时划并到唐闸区,两镇之间的党员干部经常性有接触,那彼此之间就必然会有比较。
这个影响在上半年就已经突兀的彰显出来了,梅溪镇行政人员的正式工资当然没有提高多少,还是停在普通办事员每月两百八十元的水平上,但抵不住隔三岔五的发过节费,而且一发就是六百八百。
梅溪镇行政人员所享受的福利,就已经叫鹤塘镇的党员干部眼馋到怨声载道,明里暗里都在指责他们镇领导没有能耐。想想也难怪,两镇党员干部有事没事常碰上,鹤塘镇掏烟是金叶、大前门,梅溪镇掏云烟、红梅,谁心里是个滋味?
在吃公家饭里的人群,教职工的人数要比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多得多。
以梅溪镇为例,在编的政府工作人员也就七八十人,但中小学及镇中心幼儿园的教职工多达四百余人;鹤塘镇中小学的教职工人数稍少一些,但也有三百人。
梅溪镇在编教职工的工资去年底才调到跟鹤塘镇看齐的水平,但在今年上半年又接连调整了两次,达到跟唐闸区其他乡镇的平均水平,达到每月四百余元,直接将鹤塘镇甩在身后。
鹤塘镇的在编教师工资给梅溪镇拉下不说,因为去年年底雪灾,镇上不得以从教育款项里挪出十五万去弥补救灾的空缺。教师在年后连续三个月只发一半的工资,这笔钱到现在都没有补上。
教师这些个中小知识分子,他们不指望当官发财,也不怕袁宏军能开除他们的公职,背地里骂袁宏军更欢。
袁宏军这几个月来,身上的压力可不轻。
要是不想一直给梅溪镇、给沈淮当陪衬,要是不想给下面的党员干部怨气相向,并入梅溪镇倒不失为一个办法,这样至少在财政上能分享梅溪镇高速发展带来的利益,这也是更大范围党员群众的愿意。
至于镇党委书记的权势——要是整天给下面的党员干部质疑能力,要是区里对鹤塘镇的工作成绩失望,要是基层群众都怨气载道,就算霸占住镇党委书记的位子,也不会有多少威望——失去威望的基层领导者,实际上是没有多少权势的。
袁宏军自然也会考虑两镇合并后他的去留问题,他没有想过要跟沈淮争,但又知道何清社跟沈淮搭班子配合默契,梅溪镇有这样的成绩,何清社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沈淮及区里都不大可能会压制何清社。
留给他的选择,其实很有限,一是到区里,一是到合并的新镇班子是当三把手,甚至连三把手都当不上,还要排在李锋的后面。
袁宏军知道他在唐闸区没有背景是个致命伤,真要调到区里,论资排辈,就算这时候巴到一个正科位子,以后也难有他再进步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袁宏军就在想,他要是退一步,会怎么样?
沈淮有千般不好,但有一点值得肯定,在梅溪镇只要有工作能力的人,基本上还是能得到重用。
郭全给沈淮踢出梅钢,但并没有给打压多久,很快就得到沈淮的重用,现在担任镇党委委员、资产办主任兼镇置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哪怕是跟沈淮有宿怨、大家一直都以为会给沈淮整得很惨的黄新良,实际非但没有给整很惨,最近还得到提拔,担任副镇长,同时分管党政办跟教育办的工作。
到这时候,知道一些详情的人,没有谁还会把沈淮当成普通的镇党委书记。要不是沈淮实在年轻,就凭着他率领梅钢干出来的成绩,就足以叫他很快的升上去。沈淮要快速升上去,就算他不是十分的用心提拔新信、旧人,何清社、李锋等人,也能凭借在梅溪镇跟沈淮一起搭班子的出色政绩,在唐闸区内得到更重要的位置。
摆在袁宏军面前的选择,其实就是现在霸住正科位子不放,还是退一步,以换取将来可能会有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