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章:第九卷 第十二章
- 下一章:第九卷 第十四章 北伐跳板(二)
斗破小说网,www.doupocangqiong.org,如果被任意浏/览/器转/码,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阅读.
第十三章 北伐跳板(一)随着三路联军齐进,曹操不得不分派精兵强将,把守各路关卡。由于马腾与刘备的实力都不容小视,曹操亦也感觉有些头疼。三路联军中,和马腾交恶多年,又与张浪接连征战,这里根本没有什么可言。倒是蜀中刘备平日虽无什么往来,也没有到了翻脸地步,所以曹操派向宠为使进川,游说刘备,希望能打消刘备进军的念头,消除此路的威胁。当然,谋事在人,成事再天,曹操也不抱有什么希望,风闻刘备正是在张浪的建议与支持下,才果断脱离刘表的势力入川,所以来说刘备与张浪必然达成了一定的战略协议。但话说回来,战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如果把张浪威胁野心无限扩大,对于同样有野心的刘备来说,不能不提防江东势力的膨胀。
虽然三路人马来势凶凶,但以曹操战略眼光,仍准备无误的分晰出三路联军的各自面门与破绽。川中新贵刘备,刚刚立稳蜀中,平定汉中,必然不敢真的大动干戈,只会先观望另两路人马的举动,假如胜出,那刘备才会进军关中。假如张浪与马腾相继被击退,刘备必然也会退回子午谷,稳固汉中。而马腾所率的西凉兵,虽然勇悍无比,善于冲锋陷阵,但马腾韩遂渐有不合,加上缺少运筹帷幄,决定战局的谋士,偶能胜上几场,终成不了大事。但话说回来,马腾虽然不足为惧,假如继续放任,只怕早晚也会成为自己的心腹大患。照着目前的形式,三路中只有张浪这一路才是正真最大的威胁,只要能打退张浪,另两路根本构不成大威胁。曹操踌躇满志,意图趁机灭了张浪,平定汉中。
公元211年春,曹操面对张浪为首的三大军团联军,发出强烈的反扑,调动二十万大军入关中,企图阻止马腾与刘备的攻势。自己则亲率三十万大军,挑起精兵猛将奔赴前线,意与张浪再决高下,分出胜负。
曹操再次出征合肥,特令虎将曹仁统五万士兵为先锋,京兆尹司马防之子,司马懿之兄司马朗为参谋,奇才贾诩为谋士,深谋远虑的戏志才为军师,曹真为监军,韩浩为救应使,田豫督粮。史上魏国重臣之一司马懿首次跟随其哥哥一起出征。
曹操分派完毕之后,大军直扑汝阴,意图再次从颖上郡打开缺口。曹操还令荀攸主镇颖川,压制周瑜进攻的同时,希望能早日夺回襄城,减轻荆州对许昌的压力,并且令于禁组织三崤防线把守各个关卡,严阵以待。
张浪此时早已亲率十万大军,进扎寿春,等待曹操的到来。
曹军还未压境,寿春早已忙的热火朝天。
张浪、徐庶、郭嘉等商议过无数次,分晰着曹兵种种可能性。
张浪道:“当日我曾言守江必守淮,今日终于收到成效。南北对持之间,南方对抗北方,不但要依托长江而且还要守卫淮河。淮河与长江相表里,发挥着双重的屏障作用。如果说长江的防御是纯被动的,那么淮河则兼有防守和主动进攻两层意义。南方对抗北方,以守而言,则守淮河可藉淮南的广大地区作为纵深;以攻而言,则出淮北可以进取中原。”
徐庶点头道:“主公远见,属下自是不及。纵观整个淮河支流,多源于淮北,特别是泗水,稍经开凿,即能连通黄河,从而使南方的力量能远投到黄河流域。只是现有名将夏侯渊镇守,压住山阳,使我军轻易不可出兵。”
郭嘉接口道:“守淮河,主要以扼淮河支流与淮河的交汇口。在淮西,主要是寿春和钟离。在淮东,主要是淮安和盱眙。现张辽已展控徐州在手,蔽护淮东防线。但主公想进军中原,必然要令张辽出泗水,夺回山阳。能否击败夏侯渊大军,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只要山阳在手,进可挺进兖州,退可保护开凿泗水。一旦开凿成功,便可借水上战力,直入中原,穿抽黄河。”
张浪已进不惑之年,人仍然没有多大改变,只多了份成熟与稳重,昔日那轻浮的表情已无迹可寻,取已代之是满脸威严与王者之气。张浪淡淡道:“此事我自然明白,今联合刘备、马腾,就是不想与曹操过多的相持,我出江东之时,已下令张辽开始出战,不论死伤,一定要争回山阳的控制权,掌控住钜野的形势,只有这样,才能对兖州保持持继的压力,同时利用汴、泗二水,凿通黄河。”
郭嘉精神烁烁道:“既然主公早有准备,属下也不多心。但在淮河之中,上游支流主要有颖河和涡河。颖河与淮河的交汇口是颖口,涡河与淮河的交汇口是涡口。而寿春正对颖口,挡颖河、淮河方向的来敌;钟离正对涡口,挡涡河之冲。寿春现有主公亲自坐镇,自高枕无忧,但钟离重镇,却需要主公重兵把守。”
张浪点头道:“现在我淮东有徐州蔽护,淮西一道则是敌军的重点。上次曹军进攻颖河一线,而没有分兵涡河,此次自会有些变化。虽然钟离有大将丁奉把守,但我还是有些担心,不若让陈武、董袭带三万人马前去相助?”
徐庶道:“主公所言极是,钟离一地,不可不防。”
张浪又道:“寿春、钟离昔为我淮西重镇,控制着淮河运道,千万不能所闪失,而我军若想主动出击,则千万不能忘了两冀极大的优势。现我已令周瑜领兵出南阳进颖川,力图打破这个平衡,撼动许昌。在这一点上,本将军从来不会怀疑,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另一路大军由张辽带领出彭城,进军山阳,倒是有些困难。夏侯渊为曹中名将,文武双全,一时间之间急难功克。众将可否有良策一用?”
徐庶低头沉呤,郭嘉则闭目思索。
张浪见状不由微皱起眉头。
半响,徐庶才率先开口道:“夏侯渊熟读兵书,深知兵法,山阳由此人把守,兖州急不可图。不过田丰大人现于徐州,或者他会有良计助张辽击退夏侯渊也不定。”
张浪无奈叹口气道:“希望如此吧。徐州四战之地,我军虽然控制却不能加于发挥利用,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这个时候郭嘉睁开眼睛,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道:“主公放心,以田大人的心计,必然不会叫夏侯渊舒服着。由徐州进军中原一线大可放心,相信以张辽、太史慈的武勇,田丰、徐宜的计策,绝对不是夏侯渊所能抵挡的。主公现在所担心是,应该是如何顶住曹兵的中路突进,把他们牢牢牵制在江淮一带。”
张浪精神一振,眯着脸道:“奉孝所言极是。大凡南弱则守长江,旗鼓相当则决战淮河一线,若南方强则由淮北、徐州出兵。现我军由于有刘备与马腾的牵制大至于与曹军旗鼓相当。若能出徐州最好,假若不能也没有什么好遗憾的。”
就在众将高议之间,有士兵来报,言曹操先锋曹仁已领五万大军逼进颖上郡。
张浪信使道:“你回去告诉子龙,让他只需坚守,不用出战。”
那信使出之后,张浪站了起来,雄声道:“今日我中路大军固守寿春,其最大用意是拖住曹军主力,然后由荆襄、徐州两翼为主攻点,进军中原。所以,我们一定要守好江淮防线,等两翼大军有所突破,才是我们反击的大好时刻。照着这样的战略布局,你们吩咐下去,务必让守将知道,不要轻易的出击。”
徐庶与郭嘉同应一声“是。”
“传令孙策,让其带着韩当、黄盖、程普和一万人马,马上进扎下蔡,协助守将一同抵挡曹兵进攻。”
马上有一个侍兵出声传令。
而张浪接着野心勃勃道:“无论两翼在哪一侧有所突破,战局必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公元211年夏未,江淮爆发二次曹操与张浪的大规模会战。
和上次一样的江东军在中路仍是主守。和上次不一样,两侧翼开始同步进攻。
曹操为求主动,开始兵分两路,一路由曹真领十万精兵从涡水进军钟离。一路自己亲领二十万大军压进寿春。颖水一线,寿春前阵地为下蔡县,左为安风津渡口,此两个主要防御点,都是曹操主攻方向。
坚守寿春左侧方位是赵云,在激战数场之后,见敌势浩大,为减不必要的伤亡,再次让出颖上城,退守安风津一线。而沿颖水而下的曹操,再次与江东军会决于下蔡。守将孙策虽不是谋略见长,但其骁勇善战,又有程昱相辅,一时间曹操也无可奈何。
而张浪立足防守基础上,频频向曹军发起进攻。
汝南在少了曹军的牵制之后,这个时候发挥极大的功效,徐晃领着五万兵马左右逢源,左可与周瑜夹击颖川,右可随时切断曹兵运输路线,合围曹操。
曹操在这种情况之下,再一次抽调乐进进行牵制汝南部队。
而此同时,由中军开战带起的蝴蝶效应开始发挥。
周瑜再一次领兵出襄阳,一路做为奇兵进三崤。一路领重兵入屯襄城,开始威逼颖川。
另一路大军张辽在张浪的示意之下,不在像上次那样稳守,太史慈领数万人马出泰安,开始入侵济南,意图牵制住兖州的后援部队,同时控制汶、泗水的上游。
东阿太守满宠急向夏侯渊求援。
七月,夏侯渊令副将曹休带兵两万,急增东阿,钜平,力保东阿。
于此同时,张辽遣高顺为将,领兵两万急袭东平,企图切断东阿与山阳的联系。同时打通汶水至钜平的水上通道。
中旬,夏侯渊一方面增兵东平,一方面亲领大军向沛县进军,想趁彭城四处分兵之时,拿下这个重要的战略据点。
张辽不甘示弱,在田丰的建议之下,出动五千新型铁骑连环马,这是在上次与袁术会战之后首次亮相,因为张辽深知其威力,也明白它的弱点。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张辽极为期待在沛城之下于夏侯渊一决高下。
张浪一直最重视的北伐跳板之一徐州,终于二十年之后,开始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了。
天刚刚蒙亮,激昂的战鼓声早已传遍沛县,响亮的号角不停的在天空盘旋。
张辽带领着众副将巡城。
城下黑压压的一片,旌旗四处飘扬。
反观沛县,每一个城上的将士都摩拳擦掌,脸上杀气腾腾,一副跃跃欲试样子。
张辽凌厉的眼神扫视过旗下众副将,大声道:“你们可知道城下敌将是谁?”
“乃夏侯渊是也。”一副将出声道。
张辽高呼道:“主公早已有令,北伐中原,必由徐州进兵,现曹大军压境寿春,而主公身居前线,汝等可有何感想?”
众将齐声大应道:“出城杀敌,进军中原。”
张辽满意道:“好,徐盛、江羽何在?”
两位被点到的副将大喜,同时抖擞精神,雄姿英发道:“末将在。”
张辽沉声道:“平日叫你们加紧操练的铁骑连环马现在情况如何?”
江羽表情有些迫不急待道:“那当然威力无比,想当年主公刚刚组建连环马不过年半载便杀的袁术溃不成军,现在更不用说这十来年来演练与改进。”
张辽冷声道:“这就是你心态吗?如此急躁如何上阵?”
江羽羞愧道:“将军教训的是。”
张辽脸色才有些缓了下来,他沉声道:“你们两人马上去给我准备好,本将军亲自为你们压阵,头阵只许胜,不许败。假如你们败下来,永远不用来见本将军了。”
江羽与徐盛轰然接令。